天猫网店转让

阿里、京东、拼多多要重新排座了吗?

小编

  比如像 GMV、利润、货币化率这些关系到电商排名的核心数据,其实三家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改变,可以说,从 2023 年起, 猫狗拼 这三家的顺序可能要重新排位了。

  先说一组数据感受下——拼多多2022 年的 GMV,测算大概在 4.76 万亿,当然实际数据可能有偏差。如果实际偏差不大的话,那意味着拼多多在 GMV 上超过了京东的 3.47 万亿,成为国内第二大的电商平台。

  当然,三者的核心数据不止此,如果我们再多拆分一些来看,可能更好地理解这三家之前做出的调整措施。

  京东的 GMV 不难测算,根据前几年公布的 GMV 以及增长率数据,可以推算出来京东 2022 年 GMV 为 3.47 万亿。阿里的 GMV 也差不多可以推算出来,2022 财年 GMV 达到 8.3 万亿,其中中国零售的 GMV 大概是 8 万亿。

  拼多多的 GMV 可以通过佣金增长率来估算。拼多多没有披露 2022 年 GMV 的相关数据,但是由于 GMV 和佣金收入的比例相对固定,2022 年拼多多佣金收入为 276 亿元,较 2021 年的 141 亿元增长 95%。

  当然,三家的统计口径略有差异,并且退货率等情况各不相同,此处不过多计较。

  首先就是京东让出了国内第二大电商的位置。2021 年的时候京东的 GMV 还以 3.29 万亿超过拼多多的 2.44 近一半,如今被大幅反超。

  所以这里就不难理解,2021 年底的时候,刘强东开始 回归 京东,并多次降调京东丧失低价优势,将成为下一个苏宁。

  阿里中国零售的营收中,有一部分是自营商品,包括天猫超市、高鑫零售、阿里健康、盒马,阿里电商平台上来自第三方卖家的 GMV 实际上还要去掉一些。

  对比拼多多的 GMV 增速和阿里的 GMV 情况,对后者来说非常不利。一方是拼多多还在高速增长,另一方是阿里的中国零售 GMV 基本停滞,按照当前的节奏,拼多多可能在 2025 年追平阿里的 GMV。

  拼多多的追赶速度确实恐怖。拼多多上市之初,其 GMV 差不多是阿里的 1/10,阿里是绝对的霸主。不曾想 4-5 年的光景,拼多多已经达到了阿里的一半的水平。

  当然,越是接近越是难以追赶,就像是活跃买家这项数据,拼多多一路追赶到了 8 亿,和阿里的 10 亿越来越接近,但是差距也开始稳定下来。

  现在不难理解的是,拼多多开始推海外的 TEMU,阿里开始以蒋凡为代表开始在海外市场快速推进,想要在这场竞争中保持优势,对于陈磊和张勇来说压力都不小。

  如果说整个电商盘子里,消费者心理预期能够接受的慢速电商,即通过第三方平台以通达、极兔等配送,大约时间需要 2-3 天,整体体量大概为 10 多亿的话,那么拼多多和阿里的第三方店铺 GMV 基本上就是零和了。

  目前,拼多多、阿里、抖音、快手、京东等第三方店铺 GMV 总和占据了社会零售销售总额的 1/3 左右,多方博弈下拼多多和阿里想要多拿点市场份额都很难。

  当然,阿里一年广告收入 3000 亿是拼多多、京东没法比的。不过作为后起之秀拼多多,曾经货币化率一度高达 3.5% 逼近阿里, 割 起商家来也是一点都不手软。

  目前,拼多多在这三家里的货币化率最低,按照货币化率 = 营收 /GMV 的公式来看,拼多多2022 年的广告货币化率约为 2.17%。

  营收上,2022 年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,拼多多营收 398 亿元,经营利润达到 309 亿元,净利润为 95 亿元,平均每天净利润一个亿;全年来看,营收 1306 亿元,经营利润 991 亿元,净利润达到 315 亿元。

  拼多多的营收主要分为两块,即广告收入、交易服务收入(拼多多的自营商品销售收入比例非常少且持续减少,可忽略不计),第四季度广告收入 310 亿元,交易服务收入 88 亿元;全年来看这两项数据分别为 1027 亿、276 亿元。

  京东和阿里的货币化率则均高于拼多多,分别为 2.36% 和 3.8% 左右。

  财报数据显示,京东 2022 年 GMV 为 3.47 万亿,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为 820 亿元,京东 2022 年的货币化率为 2.36%;阿里的中国市场 GMV 为 8 万亿,根据财报统计四个季度的客户管理收入总计 2935 亿元,剔除自营商品部分 2763 亿元,阿里的货币化率约为 3.8%。

  可以看出,目前拼多多的货币化率依然是最低,京东排在第二位 2.36%,阿里的货币化率最高为 3.8%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实际上京东分为自营和 POP,之前京东内部低价行动被报道出来,京东自营的商品在主站拿广告位价格要比第三方商家便宜,因此京东实际的货币化率要高于 2.36%。

  货币化率这一数值对于平台上的商家来说,意味着想要在这个平台上生存下去,需要付出多少的广告、佣金等费用,也是一项商家生存压力的反向指标。

  按照 2022 年的数值来看,商家在阿里的压力最大,其次是京东,拼多多压力最小。

  过去两年, 猫狗拼 竞争激烈加剧,平台开始重新争夺商家,也给出了极多的优惠政策。比如京东近期大力推广个人商家入驻,阿里也曾经推出一系列的费用减免措施。

  另外,拼多多的广告收入增速要远低于佣金收入增速,也意味着有减免政策在里面,比如多多买菜等都是可能影响的指标。

  商家们最能实际感受,货币化率高的平台生存压力大,商家转移到货币化率低的新平台。随着新平台的壮大,货币化率提升,这时候会有新的竞争对手出现,商家再次随之迁徙。